9月18日晚上,在三門縣實驗小學由三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,三門縣圖書館承辦的“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專題講座”獲得圓滿成功。
講座由三門縣圖書館館長袁雪梅主持。
主講由郭瑞立 教授主講。中國超級學習法的創(chuàng)始人,中國教育學會重點課題組組長,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,中國高級心理教練,美國臨床催眠治療師。
本講座為家長介紹一套完整、有效的溝通技巧,徹底解決父母教育孩子的困惑。
本講座內(nèi)容是中國教育學會“十一五”科研規(guī)劃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。
主講內(nèi)容:
1、親子沖突的三種類型
親子溝通的目的就是化解沖突、預防問題,維持和諧的關系。
行為沖突、需求沖突和價值觀的沖突幾乎涵括了親子沖突的所有方式。
不同的沖突類型有不同的解決方案,溝通技巧只有具備針對性才具有效性。
2、行為界定的原則
行為界定是困擾親子溝通的第一大障礙。父母要改變的是孩子的行為,卻不斷強調(diào)對孩子的評價,溝通方向出現(xiàn)偏差,導致孩子的抗拒。
認清何謂行為,即可大量減少親子沖突。
3、問題歸屬原則
問題歸屬不清是親子溝通的第二大障礙。
問題歸屬原則讓家長迅速判定到底誰有問題,有效防止“孩子有病,父母吃藥”或父母把“病”傳給孩子的現(xiàn)象。
不同的鎖有不同的鑰匙,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溝通方式。
4、親子溝通的十二個絆腳石
父母想幫助孩子,孩子卻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,原因到底在哪里?常用而不知的十二個溝通絆腳石讓父母清楚知道溝通的障礙。
清除溝通中的絆腳石是維持和諧親子關系的前提。
5、積極傾聽的技巧
當孩子擁有問題時,積極傾聽是父母幫助孩子的最好方式。
積極傾聽是聽懂孩子語言背后的信息,是有效回應孩子表達時的情緒。
積極傾聽不僅是一種技巧,是一種能力,更是一種修養(yǎng),是一種境界。
6、改變孩子行為的表達技巧
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父母的認可,這是孩子行為改變的前提。
父母技巧性的表達,不需要抱怨、指責、處罰,也會讓孩子真誠地配合。
公式化的表達技巧,簡單、有效,讓每一個家長都能學會運用。
7、化解需求沖突的六大步驟
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產(chǎn)生沖突的時候,權威式和放縱式是家長常用的解決方式,也是沖突產(chǎn)生的又一根源。
雙贏模式是解決需求沖突的完美技巧,六大步驟滿足親子雙方的需求,顯示出充分的民主、平等。
8、解決價值觀沖突的方法
家長有自己的觀念,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面對沖突,家長需要智慧。
簡單的原則撥去家長心頭的愁云。
系統(tǒng)的理念,協(xié)助家長調(diào)正心態(tài),與孩子和諧相處。
本講座為家長介紹一套完整而實用的溝通技巧,有效化解沖突,維系和諧的親子關系。
親子關系不和諧,家庭教育無從談起,孩子逆反、疏離父母,家庭教育的功能消失殆盡。
父母掌握了有效的溝通技巧,與孩子和諧相處,孩子從中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方式,他能夠與同學和諧相處,與老師和諧相處,與社會他人和諧相處,建構和諧家庭、建構和諧社會,我們由此切入。精彩的內(nèi)容,詳實的方法,為家長提供最有效的幫助。
講座結束時,館長袁雪梅對郭瑞立教授的講座給予了高度評價。郭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語言、輕松幽默的講課方式,從親子沖突類型、行為界定原則、問題歸屬原則、親子溝通的絆腳石、積極傾聽的技巧、改變孩子行為的表達技巧、化解需求沖突的步驟、解決價值觀沖突的方法等八大方面內(nèi)容,詳細地為我們介紹了一套完整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,使我們切實掌握了與孩子溝通的有效途徑。對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要求具體,可操作性強,得到了廣大參會家長的高度認同。
家長們紛紛表示聽了講座后受益匪淺,決定以此為契機,注意改進教育方法,為孩子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家庭環(huán)境和學習環(huán)境,做真正合格的父母。
編輯:圖書館
|